秦淮觀水漲作

春盡流方滿,微茫接鳳台。 黃因山雨發,青是海潮來。 野淚猶洋溢,天河未草萊。 年年鳧雁意,太液望重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微茫:隱約,不清晰。
  • 鳳台:古代傳說中的地名,這裏可能指秦淮河附近的一個地方。
  • 黃因山雨發:指山雨使得河水變黃。
  • 青是海潮來:指海潮使得河水呈現出青色。
  • 野淚:比喻河水氾濫,如同大自然的淚水。
  • 天河:銀河,這裏比喻天空。
  • 未草萊:未開墾的荒地,這裏比喻天河未被雲霧遮蓋。
  • 鳧雁:野鴨和大雁,這裏泛指水鳥。
  • 太液:古代皇家園林中的湖泊,這裏比喻秦淮河。

翻譯

春天即將結束,河水漸漸漲滿,隱約連接着鳳台。 山雨使得河水變黃,海潮則讓河水呈現出青色。 河水氾濫如大自然的淚水,天空的銀河還未被雲霧遮蓋。 每年的這個時候,水鳥們都在期待,希望秦淮河能再次開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即將結束時秦淮河漲水的景象。通過「黃因山雨發,青是海潮來」的對比,生動地表現了河水的變化。詩中「野淚猶洋溢,天河未草萊」運用了比喻和象徵,增強了詩意。結尾的「年年鳧雁意,太液望重開」則寄託了對自然循環的期待和對生命活力的讚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