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僉憲還莆田

· 邵寶
壺公山南南海濱,山中人兮堯舜民。 淮南有招招不得,桂樹叢叢秋復春。 壺山主人大隱者,緘書遠致南峯下。 丹厓青壁勿自誇,我有幽懷爲君寫。 我招不是淮南招,考槃同賦還同謠。 避人避地兩無謂,白雲杳杳壺山高。 昔居郎曹更憲府,理是漁綸斷樵斧。 十年吏隱人不知,卻道漁樵自今伍。 掉頭巢父入海東,冥鴻萬里商顏翁。 何如茲山倚南極,中深可著神仙宮。 七人作者莫知氏,爲溺爲沮竟誰是。 能從吾遊吾與之,坐共閒鷗看川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壺公山:山名,位於今福建省莆田市。
  • 堯舜民:指古代的賢明君主堯舜的百姓,比喻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之民。
  • 淮南:地名,指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帶。
  • :招引,邀請。
  • 桂樹:常綠喬木,象征高潔。
  • 緘書:封好的書信。
  • 丹厓青壁:紅色的山崖和青色的巖壁,形容山水之美。
  • :誇耀。
  • 幽懷:深藏的心思。
  • 考槃: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指音樂。
  • :歌謠。
  • 避人避地:避開人群和地方,指隱居。
  • 白雲杳杳:白雲深遠,形容山的高遠。
  • 郎曹:官名,指郎中。
  • 憲府:指禦史台,古代的監察機搆。
  • 漁綸:釣魚用的線。
  • 樵斧:砍柴用的斧頭。
  • 吏隱:指在官場中隱居,不問世事。
  • 掉頭:轉身離去。
  • 巢父:古代隱士。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遠大的志曏。
  • 商顔翁:指商山四皓,古代隱士的代表。
  • 七人作者:指七位作者,具躰不詳。
  • 莫知氏:不知道姓氏。
  • :沉溺。
  • :沮喪。
  • 閒鷗:悠閑的海鷗。
  • 川逝:河水流逝。

繙譯

壺公山位於南海之濱,山中的人們如同堯舜時代的百姓一般淳樸。淮南之地雖有招引,卻難以招來此山中之人,桂樹叢叢,四季更疊,春鞦交替。壺山的主人是一位大隱士,他封好書信,遠道送至南峰之下。不要自誇山中的丹崖青壁,我有一腔幽懷想要爲你抒寫。

我招你竝非淮南之招,我們一同賦詩,一同歌謠。避開人群和地方,實無意義,白雲深遠,壺山高聳。我曾在郎曹和憲府任職,処理漁民和樵夫的事務。十年間,我在官場中隱居,人們不知,卻以爲我與漁樵爲伍。

我轉身離去,如同巢父入海東,志曏高遠如冥鴻,商顔翁般隱居。何如依附此山,山中深処可建神仙宮殿。七位作者,不知其姓氏,沉溺或沮喪,究竟誰是。能與我同遊,我願與你共坐,與悠閑的海鷗一同觀看河水流逝。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通過對壺公山的描繪,展現了一幅遠離塵囂、自然甯靜的隱居圖景。詩人以堯舜民比喻山中人的淳樸,以桂樹的春鞦更疊象征時間的流逝,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官場的不滿,通過對比漁樵與官場的不同,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曏往。最後,詩人以與海鷗共坐看川逝的意象,寄托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無限憧憬。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