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贈傳神張澤民
有客來從東海湄,筆弄丹青自得師。囊中二像示我亦草草,我於斯人如見之。
溪翁本豐頷,匏翁故多髭。有神乃在髭頷外,予嘗得之朝省委蛇時,客之此藝何太奇。
客言我先祖,曾荷文皇知。百年貌得幾名士,至今海內聲猶馳,不才方愧裘與箕。
今予爲親歸,早臥江南野。有形未能圖,有影何須寫。
君今傳我神,誰謂非我者。君歸海上超世塵,應將此紙持示人。
尋常倘有知我者,謂我今吾真未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豐頷(fēng hàn):豐滿的下巴。
- 多髭(duō zī):多衚須。
- 委蛇(wēi yí):形容從容自得的樣子。
- 裘與箕(qiú yǔ jī):比喻祖先的遺業或遺德。
- 超世塵:超越世俗。
繙譯
有位客人從東海之濱來訪,他擅長繪畫,自學成才。他從囊中取出兩幅畫像給我看,雖然畫得簡略,但我一看就知道畫的是誰。
谿翁下巴豐滿,匏翁衚須多。畫中的神韻卻超出了衚須和下巴之外,我曾在朝廷從容自得之時感受到這種神韻,這位客人的繪畫技藝真是太神奇了。
客人說他的祖先曾得到文皇的賞識。百年來,他畫過幾位名士,至今在海內仍享有盛名,而我自愧不如祖先的遺德。
現在我爲了親人歸來,早早就躺在江南的田野中。雖然有形躰未能被畫出,但有影子又何須再畫呢。
你今天爲我畫了像,誰說這不是我呢。你廻到海上的超然之地,應該將這幅畫展示給他人。
如果平常有人認識我,他們會說這畫像中的我是否真實。
賞析
這首作品描述了一位來自東海的客人,他擅長繪畫,尤其擅長捕捉人物的神韻。詩人通過對比谿翁和匏翁的畫像,贊美了客人的繪畫技藝。詩中還透露出詩人對祖先遺德的敬仰,以及對自己未能繼承家業的自責。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畫像真實性的思考,以及對客人超然境界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