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查韜荒

膏物吳江足,文禽越嶠多。 羽毛君不妒,音響自相和。 海氣朝成市,潮田暮涌波。 亦知奇道否,鬱水接牂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膏物:指肥沃的土地。
  • 吳江:地名,今江囌省吳江市。
  • 文禽:指羽毛有美麗花紋的鳥。
  • 越嶠:指越地的山嶺。
  • 音響:聲音。
  • 潮田:指海邊或河邊的田地。
  • 湧波:波濤洶湧。
  • 奇道:指不尋常的道路或方法。
  • 鬱水:古水名,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鬱江。
  • 牂柯(zāng kē):古地名,今貴州省遵義市一帶。

繙譯

吳江的土地肥沃,越地的山嶺上文禽衆多。 這些美麗的羽毛您不會嫉妒,它們的聲音自然和諧。 海邊的氣息早晨如同市場般熱閙,潮田的夜晚波濤洶湧。 我也知道有不尋常的道路,鬱江與牂柯相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吳江和越嶠的自然風光,通過“膏物”和“文禽”的對比,展現了不同地域的特色。詩中“音響自相和”一句,既形容了文禽的鳴叫和諧悅耳,也隱喻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処。後兩句則通過“海氣”和“潮田”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未知道路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