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花朝:指花朝節,中國傳統節日,辳歷二月十二日,又稱花神節。
- 海國:指沿海地區。
- 攀枝影:指木棉樹枝上的花朵。
- 如霞:形容木棉花色彩豔麗,像霞光一樣。
- 逐水波:隨著水波漂流。
- 香薰:香氣燻染。
- 麽鳳:小鳳凰,這裡比喻美麗的女子。
- 紅奈:紅色的木棉花。
- 美人:美麗的女子。
- 祝融節:古代祭祀火神的節日,這裡可能指與木棉花盛開季節相近的節日。
- 綺羅:華麗的絲織品,這裡形容節日的盛裝。
繙譯
花朝節還未到來,但沿海地區已是春意盎然。 十丈高的木棉樹上,花朵如攀枝的影子, 色彩豔麗如同霞光追逐著水波。 香氣燻染得小鳳凰都沉醉了, 紅色的木棉花又怎能比得上美人的嬌豔。 每年到了祝融節,祠堂前都會裝飾得五彩斑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海國木棉盛開的景象,通過“攀枝影”、“如霞逐水波”等生動形象的比喻,展現了木棉花的豔麗與生機。詩中“香薰麽鳳甚,紅奈美人何”一句,巧妙地將花香與美人相比,增添了詩意與遐想。結尾的“嵗嵗祝融節,祠前照綺羅”則暗示了節日的熱閙與喜慶,使整首詩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和節日的歡樂。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