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 宗臣
嚴州城南秋雨繁,嚴州城外波濤喧。 兩岸人家住楓橘,千門秋色分蘭蓀。 楚臣正愛薜荔佩,秦人莫愛桃花源。 相逢今夜開鬥酌,千山蒼翠流空樽。 醉來高臥明月裏,猶有白雲來候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嚴州:古地名,今浙江省桐廬縣一帶。
  • 波濤喧:波濤聲大,形容江水洶涌。
  • 楓橘:楓樹和橘樹,泛指秋天的樹木。
  • 蘭蓀:一種香草,這裏指秋天的香氣。
  • 楚臣:指屈原,楚國詩人。
  • 薜荔佩:薜荔是一種植物,佩指佩戴,屈原曾在《離騷》中提到佩戴薜荔。
  • 秦人:指秦地的居民。
  • 桃花源: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指一個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 鬥酌:指飲酒。
  • 千山蒼翠:形容山色蒼翠。
  • 空樽:空酒杯。
  • 白雲來候門:形容隱居生活,白雲似乎在等待着主人歸來。

翻譯

嚴州城南秋雨連綿,嚴州城外江水波濤洶涌。兩岸人家依傍着楓樹和橘樹,秋天的氣息在千家萬戶中瀰漫。楚地的臣子正喜愛佩戴薜荔,而秦地的人則不那麼愛慕桃花源。今夜我們相聚,開懷暢飲,千山蒼翠映入空杯之中。醉後高臥在明月之下,彷彿還有白雲在門前等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嚴州秋夜的景色,通過「秋雨繁」、「波濤喧」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壯闊的氛圍。詩中「楚臣正愛薜荔佩,秦人莫愛桃花源」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人們的不同追求。結尾的「醉來高臥明月裏,猶有白雲來候門」則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超脫世俗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對理想生活的深切渴望。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