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

馬上聽橫吹,征夫心最悲。 邊雲多慘淡,隴水易流離。 翠嶂盤陵邑,渾河繞嶽祠。 時艱思用武,未忍採華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橫吹: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類似於笛子,常用於軍旅之中。
  • 征夫:指出徵的士兵。
  • 隴水:指隴山(今甘肅一帶)的河流,這裏泛指邊疆地區的河流。
  • 流離:指水流湍急,也比喻人流離失所。
  • 翠嶂:青翠的山峯。
  • 陵邑:指帝王的陵墓及其周邊的居民區。
  • 渾河:指黃河,因其水色渾濁而得名。
  • 嶽祠:祭祀山嶽的祠廟。
  • 時艱:時局艱難。
  • 華芝:指美麗的花草,這裏比喻安逸的生活。

翻譯

在馬上聽着橫吹的樂聲,出征的士兵心中最爲悲傷。 邊疆的雲彩顯得黯淡無光,隴山的河流容易讓人感到流離失所。 青翠的山峯環繞着帝王的陵墓,黃河蜿蜒流過祭祀山嶽的祠廟。 時局艱難讓人思考是否應該用武力解決問題,不忍心去採摘那些美麗的花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邊疆的荒涼景象和士兵的悲涼心情,表達了作者對時局艱難的憂慮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詩中「邊雲多慘淡,隴水易流離」以景生情,抒發了征夫的哀愁和對家鄉的思念。後兩句「時艱思用武,未忍採華芝」則體現了作者在戰亂與和平之間的矛盾心理,既希望用武力解決問題,又不忍心破壞美好的自然環境,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