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門山

壁立青天上,千峯接祝融。 風門人不度,石棧馬才通。 射虎隨蠻俗,椎牛會小戎。 平生軍旅事,辛苦桂陽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門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但從詩中描述來看,應位於湖南一帶。
  • 壁立:形容山峯陡峭,像牆壁一樣直立。
  • 祝融:山名,即南嶽衡山的主峯,位於湖南省。
  • 風門:山口,風口。
  • 石棧:山間險峻處的棧道。
  • 射虎:指打獵,尤其是獵虎。
  • 蠻俗:指當地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 椎牛:殺牛,古代一種祭祀或慶祝的方式。
  • 小戎: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稱呼,這裏可能指當地的少數民族。
  • 桂陽:地名,位於今湖南省南部。

翻譯

山峯陡峭如壁,直插青天之上,千峯萬壑與祝融峯相接。 風門山口人難以穿越,只有險峻的石棧道可供馬匹通行。 隨着當地蠻族的習俗,我參與了射虎和椎牛的儀式。 我一生中的軍旅生涯,充滿了在桂陽東部的辛苦與征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風門山的經歷,通過對山勢險峻、風俗異樣的描寫,展現了作者軍旅生涯的艱辛和對當地風土人情的深刻體驗。詩中「壁立青天上,千峯接祝融」以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山的高峻,與祝融峯相接,形成了壯闊的畫面。後文通過「風門人不度,石棧馬才通」進一步以險峻的山路來象徵軍旅生涯的艱難。最後兩句則直接表達了作者對軍旅生活的感慨和對桂陽東部的深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軍旅生涯的複雜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