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兵戈:指戰爭。
- 道心:指對道德和真理的追求。
- 泥飲:指在泥濘中飲酒,形容境遇艱難。
- 高歌:大聲歌唱,表達豪情。
- 大風:指《大風歌》,漢高祖劉邦所作,表達其統一天下的豪情。
- 龍銜劍花白:形容劍柄上的裝飾如龍銜花,劍身潔白。
- 鳳繞燭蓮紅:形容燭光下蓮花如鳳凰環繞,色彩豔麗。
- 斯須:片刻,一會兒。
- 賓僚:賓客和同僚。
- 即戎:指從軍或參與軍事活動。
翻譯
在戰亂的時代,時事變遷,儘管貧窮,我們對道德真理的追求是相同的。在泥濘中飲酒,悲嘆漫長的夜晚,大聲歌唱,回憶起《大風歌》中的豪情。劍柄上的裝飾如龍銜花,潔白無瑕,燭光下的蓮花如鳳凰環繞,色彩豔麗。在這短暫的片刻,賓客和同僚們談論着即將參與的軍事活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人們的境遇和情感。詩中,「兵戈時事改,貧賤道心同」表達了儘管時代動盪,生活困苦,但人們對於道德和真理的追求不變。後文通過「泥飲」、「高歌」等生動場景,展現了人們在艱難中依然保持的豪情壯志。詩的結尾,以「龍銜劍花白,鳳繞燭蓮紅」的華麗意象,象徵着即使在戰亂中,人們依然追求美好和希望,而「賓僚語即戎」則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和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和對人性的堅定信念。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
王逢的其他作品
- 《 重游澱山 》 —— [ 元 ] 王逢
- 《 怀马文郁御史靳惟正同知兼简陆公叙薛孟式 》 —— [ 元 ] 王逢
- 《 書無題後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 》 —— [ 元 ] 王逢
- 《 虞美人行贈邵倅 》 —— [ 元 ] 王逢
- 《 送观可道郎中祠南镇使淮府还京二首 其二 》 —— [ 元 ] 王逢
- 《 觀錢塘江潮時教化平章大讌江上 》 —— [ 元 ] 王逢
- 《 韓醴泉先輩餘麴車道士邀遊東歡橋釣磯巖壁既赴鄭糟臺宴衆謂予同有高世志屬賦進酒歌遂走筆 》 —— [ 元 ] 王逢
- 《 僧蓮鬆檜圖歌書遂昌山人鄭明德序後 》 —— [ 元 ] 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