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 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於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爲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爾時京湖閫,開府羅才良。 呂氏賢父子,欲我高騰驤。 補以□□爵,江岸司徵航。 既而今左轄,千騎如池陽。 攜我一家往,郡齋代表章。 汝姊始四歲,同爾歸南堂。 明年辛酉秋,浙漕鶚薦翔。 道山此大恩,給我鬻爵郎。 別省第一人,見知梧與杭。 不學執國柄,似道貪如狼。 其客福建子,瑩中狼如羊。 厥子偶不第,乃獨憾老方。 讒之於似道,陰幽弩機張。 廷試復第一,考官文趙常。 易置乙科首,爾豈識臭香。 蕭艾壓蘭蕙,我心亦不忙。 仕宦天有命,豈由人低昂。 不意毒愈盛,廖真嬖人倉。 五百彼何知,四遭白簡霜。 故嘗忤林耠,何至嗾郭閶。 魯港出師敗,蟣臣叫九蒼。 數其十可斬,乃先竄炎荒。 誅之木綿庵,身死國亦亡。 爲相亡人國,自合以命償。 匪我快私憤,人慾抽爾腸。 臺諫我不就,出守鄰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鄂漢:指湖北漢陽一帶。
  • 扁舟:小船。
  • 建康:今南京。
  • 鵷行:指官員的行列。
  • 京湖閫:指京城和湖廣地區的軍事要塞。
  • 騰驤:指升遷。
  • 左轄:古代官名,此處指高級官員。
  • 池陽:地名,今屬陝西。
  • 表章:指奏章。
  • 鶚薦翔:指通過科舉考試。
  • 鬻爵郎:指賣官鬻爵的官員。
  • 梧與杭:指浙江的杭州。
  • 國柄:指國家的權力。
  • 瑩中:指明亮的心。
  • 弩機張:指準備發射弩箭。
  • 臭香:指好壞。
  • 蕭艾:指雜草。
  • 蘭蕙:指香草。
  • 低昂:指高低起伏。
  • 嬖人:指寵臣。
  • 白簡霜:指嚴厲的彈劾。
  • 嗾郭閶:指挑撥離間。
  • 魯港:地名,今屬江蘇。
  • 蟣臣:指小臣。
  • 九蒼:指九天之上。
  • 炎荒:指邊遠荒涼之地。
  • 木綿庵: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匪我:不是我。
  • 私憤:個人的憤怒。
  • 臺諫:指監察官。
  • 出守:指出任地方官。

翻譯

我在三十四歲時,從湖北漢陽的戰場逃脫。四月乘小船向東,生你在南京。九年後在鶴山門,靜翁回到官員的行列。實際上是舊主人,離別之情異常徘徊。那時京城和湖廣的軍事要塞,開府招募才良。呂氏父子賢能,希望我能高升。補充以官爵,江岸負責徵航。不久現在的左轄,千騎如到池陽。帶着我一家前往,郡齋代表奏章。你的姐姐才四歲,和你一起回到南堂。明年辛酉秋,浙江漕運考試通過。道山此大恩,給我賣官鬻爵的官員。別省第一人,見知於杭州。不學掌握國權,似道貪婪如狼。其客福建子,心明如狼如羊。其子偶然不第,乃獨憾老方。讒之於似道,陰謀弩機張。廷試復第一,考官文趙常。易置乙科首,爾豈識好壞。蕭艾壓蘭蕙,我心亦不忙。仕宦天有命,豈由人高低起伏。不意毒愈盛,廖真寵臣倉。五百彼何知,四遭嚴厲的彈劾。故嘗忤林耠,何至挑撥離間郭閶。魯港出師敗,小臣叫九天之上。數其十可斬,乃先竄邊遠荒涼之地。誅之木綿庵,身死國亦亡。爲相亡人國,自合以命償。不是我快私憤,人慾抽爾腸。臺諫我不就,出任地方官鄰故鄉。

賞析

這首詩是方回在元朝時期創作的,通過對自己一生經歷的回顧,展現了從戰場逃脫到官場升遷,再到遭遇政治鬥爭的複雜人生。詩中,方回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政治鬥爭的深刻認識,同時也透露出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詩的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個人經歷的敘述,折射出當時社會的動盪和政治的黑暗。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