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五首

· 王逢
五城月落靜朝雞,萬竈煙消入水犀。 椒闥佩琚遺白草,木天圖籍冷青藜。 北臣舊說齊王肅,南仕新聞漢日磾。 天意人心竟何在? 虎林還控雁門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城:指京城及其周邊的五個城池。
  • 萬灶:形容衆多的灶台,指衆多的家庭。
  • 椒闥:指後宮。
  • 珮琚:古代官員珮戴的玉飾。
  • 木天:指皇宮。
  • 圖籍:圖書和戶籍。
  • 青藜:指書籍。
  • 齊王肅:指北魏時期的齊王元勰,他曾被封爲齊王,後被肅宗賜死。
  • 漢日磾:指南朝宋時期的漢日磾,他曾仕於南朝宋。
  • 虎林:地名,指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的虎跑。
  • 雁門:地名,位於今山西省北部,古代重要的邊防要塞。

繙譯

京城及其周邊的五個城池在月落時分靜悄悄地等待著朝雞的鳴叫,無數家庭的炊菸消散在水中,如同犀牛入水般無聲無息。後宮中遺落了官員珮戴的玉飾,皇宮中的圖書和戶籍顯得冷清,衹有書籍靜靜地擺放著。北方臣子們傳說著齊王元勰的故事,南方仕人們則談論著漢日磾的軼事。天意和人心究竟在哪裡呢?虎林依然控制著雁門以西的地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京城清晨景象的描繪,以及對後宮和皇宮的冷清景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侷的感慨和對歷史的思考。詩中“五城月落靜朝雞”和“萬灶菸消入水犀”兩句,以靜謐的清晨景象爲背景,烘托出一種沉靜而深遠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天意和人心的疑惑,以及對邊疆安危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