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復初韻送虞伯生代祠江瀆二首

· 文矩
成均十載宛遺經,未識沙墩長短亭。 旌旆曉霞穿化日,文章秋月映華星。 鳥鳴春晝岷江白,鶻沒天低隴樹青。 四海車書今混一,摩挲劍閣重鐫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元:指次韻,即依照所和詩中的韻作詩。
  • 復初韻:指回復到最初的原韻。
  • 虞伯生: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代祠:代爲祭祀。
  • 江瀆:指江河。
  • 成均:古代的大學。
  • 宛遺經:宛如遺留下來的經典。
  • 沙墩:沙洲上的土堆。
  • 長短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餞別處。
  • 旌旆:旗幟。
  • 化日:白晝。
  • 文章:指詩文。
  • 秋月:秋夜的月亮。
  • 華星:明亮的星星。
  • 岷江:江名,位於四川省。
  • 鶻沒:鶻鳥消失。
  • 隴樹:隴山的樹木。
  • 四海車書:指天下統一,車同軌,書同文。
  • 混一:統一。
  • 摩挲:撫摸。
  • 劍閣:地名,位於四川省。
  • 鐫銘:刻寫銘文。

翻譯

在成均學習已有十年,宛如遺留下來的經典, 卻未曾識得沙洲上的土堆,那些路旁的亭舍。 清晨的旗幟穿過白晝的霞光, 詩文如同秋夜的月亮,映照着明亮的星星。 春天鳥兒鳴叫,岷江的水色潔白, 鶻鳥消失在天際,隴山的樹木青翠。 天下已經統一,車同軌,書同文, 撫摸着劍閣,再次刻寫銘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友人虞伯生代爲祭祀江河的送別之情。詩中,「成均十載宛遺經」展現了詩人深厚的學識背景,而「旌旆曉霞穿化日,文章秋月映華星」則以壯麗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讚美。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友人遠行的不捨與對國家統一的喜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情感表達。

文矩

元長沙人,字子方。有才辯。盧摯廉訪湖南,闢署書吏。成宗大德間授荊湖北道宣慰司照磨。英宗時選爲禮部郎中,奉使安南,覆命,進太常禮儀院判官卒。工詩文。有《子方集》。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