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州弔古

· 王寂
李唐遭百六,邊事失經營。 大氏十傳世,遼人久弄兵。 戰場春草瘦,戍壘墓煙平。 今日歸皇化,居民自樂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李唐:指唐朝。
  • 百六:指唐朝末年的動亂時期。
  • 大氏:指遼朝的皇族耶律氏。
  • 十傳世:指遼朝歷經十位皇帝。
  • 遼人:指遼朝的軍隊或人民。
  • 弄兵:指頻繁發動戰爭。
  • 戍壘:指邊防的堡壘。
  • 墓煙:指戰死者的墳墓上升起的煙霧,象徵戰爭的殘酷和死亡。
  • 皇化:指受到中央王朝的統治和教化。
  • 樂生:指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翻譯

唐朝末年遭遇了百餘次的動亂,邊疆事務未能得到妥善經營。遼朝的耶律氏皇族歷經十代,長久地發動戰爭。戰場的春天,草木凋零,邊防堡壘旁,戰死者的墳墓上煙霧繚繞。如今這片土地歸於中央王朝的統治,居民們安居樂業,享受着和平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唐朝末年和遼朝歷史的回顧,描繪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人民的苦難。詩中「戰場春草瘦,戍壘墓煙平」一句,以春天的荒涼和墓地的煙霧,形象地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死亡的沉重。結尾「今日歸皇化,居民自樂生」則展現了和平帶來的安寧與幸福,對比強烈,寓意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和平的嚮往和對戰爭的反思。

王寂

金薊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進士。世宗大定初,爲太原祁縣令,調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遷通州刺史,兼知軍事。累官中都路轉運使。以詩文名。有《拙軒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