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淞上:指吳淞江畔,即今上海一帶。
- 籍仙關:指隱居修仙的地方。
- 猿鶴如童:形容環境清幽,猿鶴相伴,如同童子一般純潔。
- 大還:指道教中的長生不老藥。
- 箕尾:星宿名,這裏指故舊已逝,如同星宿般遙遠。
- 漁樵:漁夫和樵夫,泛指隱居生活。
- 水雲閒:水雲之間,形容隱居地的寧靜與閒適。
- 吹笙:指吹奏笙這種樂器,象徵着仙境中的音樂。
- 桃花碧:桃花盛開,色彩鮮豔。
- 倚杖:拄着柺杖,形容悠閒自在。
- 竹筍斑:竹筍上的斑點,形容春天的景象。
- 丹臺:道教中煉丹的地方,也指仙境。
- 陸機山:山名,可能指隱居的地方。
翻譯
十年間在吳淞江畔的仙境中隱居,猿猴和鶴鳥如同童子般守護着長生不老的仙藥。舊時的朋友都已逝去,如同遙遠的星宿,而我與漁夫和樵夫一起,長久地享受着水雲間的寧靜與閒適。夜半時分,吹奏着笙,桃花盛開,色彩碧綠;春深時節,拄着柺杖,看着竹筍上的斑點。我的名字已經記錄在仙境的丹臺上,不知何時能來隱居在這陸機山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在吳淞江畔的仙境中悠然自得的生活。詩中通過「猿鶴如童」、「漁樵長共水雲閒」等意象,展現了隱士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寧靜畫面。同時,「故舊盡騎箕尾去」一句,表達了隱士對逝去友人的懷念,以及對塵世變遷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仙境般生活的憧憬。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
王逢的其他作品
- 《 書無題後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 》 —— [ 元 ] 王逢
- 《 園館雜書二首 》 —— [ 元 ] 王逢
- 《 無題五首 》 —— [ 元 ] 王逢
- 《 萱圖爲李恆題於茂清軒中 》 —— [ 元 ] 王逢
- 《 芮庠卿邀費孟霦同知陪酌背孰堂既同晚步口號 》 —— [ 元 ] 王逢
- 《 復如乾封晚經漁浦 》 —— [ 元 ] 王逢
- 《 留別陸芳潤張孟膚田仲耘王孟翼 》 —— [ 元 ] 王逢
- 《 寄陸宅之進士錢思復提學全希言學正 》 —— [ 元 ] 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