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將軍

· 劉威
天仗擁門希授鉞,重臣入夢豈安金。 江河定後威風在,社稷危來寄託深。 扶病暫將弓試力,感恩重與劍論心。 明妃若遇英雄世,青冢何由怨陸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仗:指皇帝的儀仗。
  • 擁門:指守衛宮門。
  • 希授鉞:希望得到軍事指揮權。鉞,古代兵器,象徵軍事權力。
  • 重臣:指朝廷中的重要官員。
  • 入夢:指在夢中出現,這裏指皇帝的信任和期望。
  • 安金:指安全,這裏指國家的安全。
  • 社稷:國家的代稱。
  • 寄託深:指對國家的責任重大。
  • 扶病:指帶病堅持工作。
  • 暫將弓試力:暫時試着拉弓,比喻試探自己的能力。
  • 感恩重與劍論心:感恩之情與對劍的忠誠相比,表示對國家的忠誠和感激。
  • 明妃:指王昭君,古代美女,後被選入宮。
  • 青冢:王昭君的墓,這裏指王昭君的命運。
  • 怨陸沈:怨恨命運的不公。陸沈,指沉淪,這裏指命運的沉淪。

翻譯

皇帝的儀仗守衛着宮門,將軍希望得到軍事指揮權,重要的臣子在皇帝的夢中出現,這豈不是意味着國家的安全?即使江河已定,將軍的威風依舊,國家的危機時刻,將軍的責任重大。雖然身體有病,但將軍還是試着拉弓測試自己的力量,對國家的感恩之情與對劍的忠誠相比,更顯得深重。如果王昭君生在英雄輩出的時代,她的墓又怎會讓人怨恨命運的不公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尉遲將軍的讚美,展現了將軍對國家的忠誠和對軍事權力的渴望。詩中「天仗擁門希授鉞」和「重臣入夢豈安金」描繪了將軍在皇帝心中的重要地位和國家的安全寄託。後兩句則通過將軍帶病堅持工作和對國家的感恩,進一步強調了將軍的忠誠和責任感。最後以王昭君的命運作比,暗示了將軍若在英雄時代,必將有更大的作爲,不會像王昭君那樣留下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將軍的崇高敬意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刻思考。

劉威

唐人。武宗會昌中人,終生不得志,羈遊漂泊而終。工詩,弱調多悲。有集。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