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大酺歌四首

明君封禪日重光,天子垂衣歷數長。 九州四海常無事,萬歲千秋樂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封禪(fēng shàn):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禮,多在泰山舉行。
  • 重光:再次出現光明,比喻盛世重現。
  • 垂衣:形容帝王無爲而治,天下太平。
  • 歷數:指帝王在位的年數。
  • 九州:古代中國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泛指中國。
  • 萬歲千秋:形容時間長久,萬世千秋。
  • 樂未央:快樂沒有盡頭。

翻譯

明君舉行封禪大典之日,國家再次迎來光明盛世,天子無爲而治,國運長久。九州四海常常安寧無事,萬世千秋,歡樂永無止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盛世太平的畫卷,通過「封禪」、「重光」、「垂衣」等詞彙,展現了帝王治下的國家繁榮昌盛和長治久安。詩中「九州四海常無事」一句,表達了國家疆域遼闊,社會安定;「萬歲千秋樂未央」則寄託了對國家未來長久繁榮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充滿了對國家未來的樂觀和自信。

盧照鄰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爲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