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別東臺詳正學士

意氣坐相親,關河別故人。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濱。 塞荒行辨玉,臺遠尚名輪。 泄井懷邊將,尋源重漢臣。 上苑梅花早,御溝楊柳新。 只應持此曲,別作邊城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意氣:指意志和氣概。
  • 關河:指關隘和河流,這裏泛指邊疆地區。
  • 故人:老朋友。
  • 秦川:指今陝西省一帶,古時秦國的地界。
  • 易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西部,古代燕國的地界。
  • 塞荒:邊塞的荒涼之地。
  • 辨玉:辨別玉石,比喻識別賢才。
  • 臺遠:指邊遠的地方。
  • 名輪:名聲遠播。
  • 泄井:古代邊防的一種設施,用以泄水。
  • 懷邊將:懷念邊疆的將領。
  • 尋源:尋找水源,比喻追根溯源。
  • 重漢臣:重視漢朝的臣子,這裏指忠於朝廷的官員。
  • 上苑:皇家園林。
  • 御溝:皇宮中的水溝。
  • 楊柳新:春天的楊柳。
  • 持此曲:拿着這首曲子。
  • 邊城春:邊城的春天。

翻譯

坐在一起,意志和氣概相互親近,卻要告別邊疆的老朋友。 客人彷彿來自秦川之上,歌聲似乎迴盪在易水之濱。 在邊塞的荒涼之地辨別賢才,名聲遠播至邊遠的地方。 懷念邊疆的將領,尋找水源,重視忠於朝廷的官員。 皇家園林的梅花早早開放,皇宮水溝旁的楊柳新綠。 只應拿着這首曲子,別作邊城的春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別邊疆故人的深情。詩中,「意氣坐相親」表達了與故人的深厚情誼,而「關河別故人」則透露出離別的無奈。通過「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濱」的比喻,詩人將自己的離別之情與古代英雄的壯志相結合,增添了詩的豪邁氣息。後半部分通過對邊塞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邊疆將領的懷念和對朝廷忠誠的重視。結尾處的「上苑梅花早,御溝楊柳新」則以春天的景象,寓意着希望和新生,而「只應持此曲,別作邊城春」則寄託了詩人對邊城春天的美好祝願。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國家的深情厚意。

駱賓王

駱賓王

駱賓王,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作爲祕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曌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