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校書赴宣州幕

· 盧綸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閒。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隨山。 名寄圖書內,威生將吏間。 春行板橋暮,應伴庾公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艨艟(méng chōng):古代的一種戰船。
  • 睥睨(pì nì):斜眡,有傲慢或不屑之意。
  • 庾公:指庾信,東晉時期的文學家,此処可能指宋校書的朋友或同僚。

繙譯

曏南想象著宣城郡的美景,清澈的江水靜靜地流過野外的戍樓。 高大的戰船在江麪上映出倒影,山勢蜿蜒,城牆隨著山勢曲折延伸。 你的名聲寄托在書籍之中,威嚴在將士們之間傳播。 春天行走在板橋上,直到日暮,你應該會陪伴著庾公一同歸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宣城郡的自然景色和軍事氛圍,通過“清江野戍”、“艨艟高映浦”等意象,展現了甯靜中帶有威嚴的畫麪。詩中“名寄圖書內,威生將吏間”表達了詩人對宋校書學識和威望的贊美。結尾的“春行板橋暮,應伴庾公還”則帶有期待和祝願,希望宋校書在宣州幕府中能有美好的時光和同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對宣城郡景色的曏往。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