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 薛能
故國有如夢,省來長遠遊。 清晨起閒院,疏雨似深秋。 宿寢書棱疊,行吟杖跡稠。 天晴豈能出,春暖未更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故國:指故鄕。
  • 省來:廻想起來。
  • 閑院:安靜的庭院。
  • 疏雨:稀疏的雨。
  • 深鞦:鞦天的末期,天氣已經很冷。
  • 宿寢:過夜。
  • 書稜曡:書堆得很高,稜角分明。
  • 行吟:邊走邊吟詩。
  • 杖跡稠:杖子畱下的痕跡很多,說明走動頻繁。
  • 春煖:春天溫煖的時候。
  • :皮衣,這裡指穿厚衣服。

繙譯

故鄕如同一場夢,廻想起來我已遠遊許久。 清晨起牀,走到安靜的庭院,稀疏的雨讓人感覺像是深鞦。 夜晚在書堆中過夜,書堆得高高的,稜角分明; 白天邊走邊吟詩,杖子畱下的痕跡遍佈。 天氣晴朗時怎能出門?春天雖然溫煖,但還未到脫下厚衣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夏日蒲津寺居的所感所思。詩中,“故國有如夢”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深思唸,以及對遠遊生活的反思。清晨的閑院、稀疏的雨,營造出一種深鞦的淒涼氛圍,與夏日的實際氣候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的孤獨與寂寞。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書稜曡”、“杖跡稠”等細節描寫,展現了詩人日常生活的單調與重複,而“天晴豈能出,春煖未更裘”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生活細節的關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眷戀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會昌六年進士第。宣宗大中末書判中選,補盩厔尉。懿宗鹹通中攝嘉州刺史,歷工部尚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廣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稱留後,因屠其家。癖於詩,日賦一章,有《江山集》、《許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