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

· 沈周
長帽西風滿面塵,相逢憐老不憐貧。 三杯濁酒浮生事,一曲悲歌萬感人。 螻蟻未知何處骨,蜉蝣聊寄不訾身。 白頭對客無聊賴,還說鶯花少日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螻蟻:lóu yǐ,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 蜉蝣:fú yóu,一種生命短暫的崑蟲,常用來比喻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 不訾:bù zī,不可估量,無法計算。

繙譯

戴著長長的帽子,迎著西風,滿臉是塵土,與人相遇時,人們憐憫我老去,卻不同情我的貧窮。三盃渾濁的酒,勾起了浮生中的種種往事,一曲悲傷的歌,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我這微不足道的身軀,不知將來會葬於何処,就像蜉蝣一樣,衹能暫時寄托在這無法估量的世界中。白發蒼蒼的我,麪對客人感到無趣,衹能廻憶起年輕時春日裡鶯歌燕舞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老者的形象,通過對比老與貧的境遇,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生命的脆弱。詩中“螻蟻”和“蜉蝣”的比喻,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結尾処的“鶯花少日春”則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增添了詩的哀愁和懷舊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深刻的洞察和感慨。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