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孫

· 沈周
茫茫得失真誰使,欲問惟應造物知。 六日流光人屬夢,千金遺愛淚如絲。 重來尚結他生願,老去難禁見在悲。 嗣續百年成底事,藁苴空剩此篇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茫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造物:指自然界的主宰,即天或神。
  • 六日流光:比喻時間短暫,轉瞬即逝。
  • 千金遺愛:指對子孫的深厚愛意,千金比喻其珍貴。
  • 嗣續:指子孫的延續。
  • 藁苴(gǎo jū):指草稿,未完成的作品。

繙譯

模糊不清的得失究竟是誰在主宰,想要詢問,衹有造物主可能知曉。 六天的時間如同夢境般短暫,對子孫的深厚愛意化作淚水如絲。 再次來到這個世界,尚且懷抱著來生的願望,年老之時難以抑制眼前的悲傷。 子孫的延續是百年間成就了什麽,衹賸下這篇未完成的詩作作爲草稿。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無常和子孫傳承的深切感慨。詩中,“茫茫得失”和“造物知”探討了命運的無常和不可知,而“六日流光”和“千金遺愛”則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對後代的深情。後兩句則反映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與對現實的無奈,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深刻反思。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家族傳承的深刻洞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