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邑中欲立周文襄公祠喜而賦此

· 沈周
文襄化去我其魚,滿地疲癃九死餘。 永某舊恩驕衆鼠,宋公新術誑羣狙。 空聞廟貌圖君實,又恐人言賦子虛。 願見丹青一揮淚,更將遺愛壁間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邑中:指地方上。
  • 周文襄公:指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被尊稱爲「文襄公」。
  • 疲癃:指身體極度疲乏,病態。
  • 永某:指永州,周敦頤曾在此任職。
  • 宋公:指宋代的某位官員。
  • 羣狙:指衆多的猴子,比喻愚昧無知的人羣。
  • 廟貌:指廟宇的外觀。
  • 君實:指周敦頤的字。
  • 子虛:虛構,不真實。
  • 丹青:指繪畫。
  • 遺愛:指留下的恩惠或影響。

翻譯

周文襄公去世後,我感覺自己像是被遺棄的魚,滿地都是疲憊不堪、幾乎死去的人。永州的老鼠因爲舊時的恩惠而變得驕橫,宋代的官員用新奇的策略欺騙了衆多的愚民。雖然聽說要爲周敦頤立廟,但又擔心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我希望能看到一幅畫,讓我能夠流淚,更希望能在牆壁上記錄下他留下的恩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周敦頤去世後的深切懷念和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憂慮。詩中,「我其魚」形象地表達了失去周敦頤後的無助和孤獨感。通過對比「永某舊恩」與「宋公新術」,詩人揭示了社會上的不公和愚昧。最後,詩人希望通過建立廟宇和繪畫來紀念週敦頤,表達了對周敦頤遺愛的深切懷念和希望其精神永存的願望。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