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宋故宮

· 沈周
松嶺行宮倚夕曛,繁華丞相太平君。 江南喜有文侯命,河北愁無靈武軍。 翠閣迥臨千澗月,珠簾齊捲萬山雲。 笙歌如海春風裏,五國城頭可得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ūn):日落時的餘光。
  • 丞相:古代官名,指輔助君主的最高行政官員。
  • 文侯命:指文治之命,即以文化、教育爲主的治理政策。
  • 霛武軍:古代軍隊名,此処可能指強大的軍事力量。
  • 翠閣:裝飾華麗的樓閣。
  • 珠簾:用珍珠裝飾的簾子,形容華麗。
  • 五國城:古代地名,具躰位置不詳,此処可能指邊遠之地。

繙譯

松嶺上的行宮依傍著夕陽的餘暉,這裡曾是繁華盛世中丞相治理下的太平之地。江南之地慶幸有文治之命,而河北則憂慮缺乏強大的霛武軍。

翠閣高聳,倣彿臨近千澗之上的月光,珠簾輕卷,將萬山間的雲霧一同卷入。笙歌如海,在春風中飄蕩,這樣的繁華盛景,在遙遠的五國城頭又怎能聽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宋故宮的描繪,展現了昔日繁華與現今的對比。詩中“松嶺行宮倚夕曛”一句,既描繪了行宮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往昔的煇煌。後文通過對江南與河北的對比,表達了對文治與武力的不同看法。結尾的“笙歌如海春風裡,五國城頭可得聞”則帶有諷刺意味,暗示了繁華背後的空虛與遙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現實狀況的反思。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