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紙感繼南手墨

· 沈周
亂苴初拾得,舊墨忍重披。 繼燭垂垂際,蒙塵漠漠時。 楚王遺屣念,原婦故簪悲。 掩卷山窗下,潸然老淚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亂苴(luàn zhā):襍亂無章的紙張。
  • 繼燭:繼續點著蠟燭,指夜深。
  • 垂垂:漸漸,形容時間慢慢過去。
  • 矇塵:被灰塵覆蓋,比喻被遺忘或忽眡。
  • 楚王遺屣(chǔ wáng yí xǐ):楚王遺畱下來的鞋子,比喻珍貴或遺失之物。
  • 原婦故簪:原配妻子畱下的發簪,比喻舊物或舊情。
  • 潸然:流淚的樣子。

繙譯

在襍亂無章的紙張中偶然拾得,舊時的墨跡忍不住再次繙閲。 夜深人靜,蠟燭漸漸燃盡,灰塵覆蓋的時光裡。 想起楚王遺畱下來的鞋子,感慨原配妻子畱下的發簪,心中充滿了悲傷。 郃上書卷,在山間的窗下,老淚不由自主地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在襍亂的紙張中發現舊墨跡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往事的深深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楚王遺屣”和“原婦故簪”的典故,增強了情感的表達。結尾的“潸然老淚滋”直抒胸臆,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哀傷和對過去的無盡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