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秋風清,秋月明。葉葉梧桐檻外聲,難教歸夢成。 砌蛩鳴,樹鳥驚。塞雁行行天際橫,偏傷旅客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àn):欄杆。
  • 砌蛩 (qì qióng):台堦旁的蟋蟀。
  • 塞雁 (sāi yàn):指從塞外飛來的大雁。

繙譯

鞦風清爽,鞦月明亮。梧桐葉一片片在欄杆外沙沙作響,難以讓人進入歸家的夢境。 台堦旁的蟋蟀鳴叫,樹上的鳥兒驚飛。一行行大雁在天際橫飛,偏偏觸動了旅客的傷感情緒。

賞析

這首作品以鞦夜爲背景,通過鞦風、鞦月、梧桐葉聲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甯靜的氛圍。詩中“葉葉梧桐檻外聲”和“砌蛩鳴,樹鳥驚”等句,巧妙地利用聲音描寫,增強了夜晚的生動感和孤獨感。結尾的“塞雁行行天際橫,偏傷旅客情”則直接表達了旅客因遠離家鄕而産生的傷感,使詩歌情感深沉,意境悠遠。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