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屏風

虛屏漢宮裏,有女《白頭吟》。 色倚琉璃怯,秋來湘水深。 歡情張畫燭,愁坐掩清砧。 莫爲蒼蠅誤,君王在上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虛屏:指屏風。
  • 漢宮:漢朝的宮殿,這裡泛指宮廷。
  • 白頭吟:古樂府名,多表達哀怨之情。
  • 琉璃:一種半透明的寶石,這裡形容屏風上的圖案。
  • 湘水:指湘江,這裡用來形容屏風上的水景。
  • 歡情:歡樂的情感。
  • 畫燭:裝飾華麗的蠟燭。
  • 清砧:清脆的擣衣聲,砧指擣衣石。
  • 蒼蠅誤:比喻小人的讒言。
  • 上林:上林苑,漢代皇家園林,這裡指皇帝所在之地。

繙譯

在漢宮中有一扇虛幻的屏風,屏風上繪有一位女子吟唱《白頭吟》。 她的顔色在琉璃般的光澤下顯得柔弱,鞦意漸濃,湘水也顯得更深。 畫燭照亮了她的歡情,而她卻愁坐掩麪,聽著清脆的擣衣聲。 不要被蒼蠅般的小人讒言所迷惑,因爲君王就在上林苑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屏風上的女子和宮廷的景象,表達了宮廷女子的哀怨和對小人讒言的警示。詩中“虛屏”與“白頭吟”相結郃,營造出一種虛幻而哀婉的氛圍。後句通過對“琉璃”、“湘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深度。結尾的“莫爲蒼蠅誤,君王在上林”則是對宮廷政治的隱喻,提醒人們不要被小人的讒言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判斷。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