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錢舜舉漁樂圖

· 沈周
長川無風縐秋碧,鴨嘴平灘引南北。 水楓脫葉荻花飛,獨許紅蘢佔秋色。 東船老漁罱魚立,手擘罱竿雙腳赤。 清波照魚如可拾,自見鬚眉還歷歷。 老妻背坐乳小兒,似厭大兒爭且索。 西船收綸唱歌返,短楫弄波聲湱湱。 一家妻子團圞頭,三泖五湖供泛宅。 得魚換米日月飽,鮮鯉活鱸爲黍稷。 漁船兩葉天地間,翻覺船寬浮世窄。 與漁傳神霅溪老,滿眼江湖紙盈尺。 煙波情性漁不知,令漁見畫漁還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òu):形容水面微波。
  • 鴨嘴平灘:形狀像鴨嘴的平坦沙灘。
  • 荻花:一種水生植物的花。
  • 紅蘢:紅色的水生植物。
  • 罱魚:用罱(一種捕魚工具)捕魚。
  • 罱竿:罱的竿子。
  • 歷歷:清晰可見。
  • 乳小兒:哺乳的小孩。
  • 湱湱(huò huò):形容水聲。
  • 團圞(luán):團聚。
  • 三泖五湖:泛指江南的湖泊。
  • 泛宅:以船爲家。
  • 黍稷:泛指糧食。
  • 霅溪(zhá xī):地名,在今浙江省。

翻譯

長長的河流在無風的日子裏平靜如碧玉,鴨嘴形狀的平灘連接南北。水邊的楓樹落葉,荻花飄飛,只有紅色的水生植物獨佔秋色。東邊的船上,老漁夫正用罱捕魚,手握罱竿,雙腳赤裸。清澈的水波中,魚兒彷彿伸手可得,連他的鬚眉都清晰可見。他的妻子背對着坐着,正在給小孩哺乳,似乎厭煩大兒子的爭搶和索取。西邊的船上,人們收起魚線,唱着歌返回,短槳划動水面,發出湱湱的水聲。一家人在船上團聚,三泖五湖成了他們的家。他們捕魚換米,日月飽足,新鮮的鯉魚和活鱸魚成了他們的糧食。兩葉小船在天地間,反而覺得船寬廣,世界狹窄。這幅畫是霅溪的老畫家所繪,滿紙都是江湖景色。漁夫們不知道自己對煙波的情感,看到這幅畫時,他們還會感到惋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漁村生活圖景,通過對漁民日常生活的細緻描寫,展現了他們的樸素和滿足。詩中「漁船兩葉天地間,翻覺船寬浮世窄」一句,深刻表達了漁民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對繁雜世界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情感的細膩刻畫,傳達出一種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哲學。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