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

曾上鑾坡侍玉堂,朝衣新惹御袍香。 傳宣暖閣天顏近,奏近年臺午漏長。 化國有人悲短夢,幽都無地仰餘光。 從容顧命分明語,一日傷心淚萬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泰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此處代指朱棣。
  • 忌晨:忌日,指朱棣去世的日子。
  • 鑾坡:古代宮廷中的地名,此處指皇帝的居所。
  • 玉堂:古代指皇帝的居所或朝堂。
  • 朝衣:朝見皇帝時穿的禮服。
  • 御袍:皇帝的袍服。
  • 暖閣:指皇帝的寢宮或內室。
  • 天顏:皇帝的面容。
  • 年臺:指皇帝的御座。
  • 午漏:古代計時器,此處指時間。
  • 化國:指已經逝去的國度,即朱棣統治的時代。
  • 幽都:陰間的都城,指死亡之地。
  • 顧命:臨終前的囑託。

翻譯

曾經在鑾坡侍奉玉堂,朝見時衣裳新沾了御袍的香氣。 在暖閣中傳旨時,天顏近在咫尺,奏報時年臺上的午漏顯得格外漫長。 化國已有人爲短暫的夢境而悲嘆,幽都之地無處可仰望餘下的光輝。 臨終前的囑託言猶在耳,一日之間,傷心至極,淚流萬行。

賞析

這首詩是李東陽在明成祖朱棣的忌日所作,表達了對朱棣的深切懷念和無盡的哀思。詩中通過回憶在宮中的侍奉經歷,以及對朱棣臨終囑託的回憶,展現了詩人對朱棣的忠誠和敬仰。詩的最後兩句「從容顧命分明語,一日傷心淚萬行」,更是將詩人的悲痛之情推向高潮,表達了對朱棣逝世的深切哀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李東陽作爲明代文人的文學才華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李東陽

李東陽

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爲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李東陽八歲時以神童入順天府學,天順六年中舉,天順八年舉二甲進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右侍郎、侍讀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死後贈太師,諡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