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經西涯

缺岸危橋斷復行,野人相見不通名。 轆轤聲裏田田水,楊柳枝頭樹樹鶯。 看竹東林無舊主,買山南國有新盟。 不知城外春多少,芳草晴煙已滿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轆轤(lù lú):古代提水工具,類似於現代的滑輪。
  • 田田:形容水田中水波盪漾的樣子。
  • 南國:指南方地區。
  • 新盟:新的約定或計劃。

翻譯

斷斷續續的危橋和缺岸,我再次行走其間,與野外的村民相遇,卻未互通姓名。在轆轤的聲響中,我看到水田裏的水波盪漾,楊柳枝頭,每一棵樹上都棲息着歡快的鶯鳥。我向東林探訪,卻不見舊日的主人,而在南國,我有了新的計劃。不知道城外的春天已經到了何種程度,只見到滿城的芳草在晴朗的煙霧中搖曳生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春日重遊舊地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缺岸危橋」、「轆轤聲裏田田水」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田園風光圖。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舊地變遷的感慨,以及對未來新計劃的期待。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嚮往。

李東陽

李東陽

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爲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李東陽八歲時以神童入順天府學,天順六年中舉,天順八年舉二甲進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右侍郎、侍讀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死後贈太師,諡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