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劉東山司馬致仕之命是日得謝方石祭酒到家日所寄詩感而有作
十年兩度送君歸,聽說鄉山興欲飛。
歲久兒孫頭角變,日長賓客往來稀。
平橋着板通樵徑,老樹盤根作釣磯。
強欲相從無舊業,定於何處解朝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致仕:退休。
- 祭酒:古代官職名,相當於國子監的校長。
- 頭角變:指兒孫長大成人,外貌發生變化。
- 釣磯:釣魚時坐的石頭。
翻譯
十年間兩次送你歸鄉,聽你說起家鄉的山景,我心馳神往。 歲月流轉,你的兒孫們已經長大,外貌有了變化,而日常賓客往來也變得稀少。 平橋上搭着木板,成了樵夫的小徑,老樹的樹根盤曲,成了釣魚的好地方。 我多麼想隨你一同前往,可惜沒有舊時的家業,不知該在何處放下朝服,迴歸田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劉東山退休歸鄉的羨慕與感慨。詩中,「十年兩度送君歸」展現了時間的流逝與友人歸鄉的頻繁,而「聽說鄉山興欲飛」則生動描繪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後聯通過描繪家鄉的變化與寧靜的田園景象,進一步強化了作者對歸隱生活的渴望,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反思。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明代士人對田園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李東陽
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爲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李東陽八歲時以神童入順天府學,天順六年中舉,天順八年舉二甲進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右侍郎、侍讀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死後贈太師,諡文正。
► 1587篇诗文
李東陽的其他作品
- 《 體齋賞蓮次韻廉伯宫諭 》 —— [ 明 ] 李東陽
- 《 徐用和侍御所藏雲山圖歌 》 —— [ 明 ] 李東陽
- 《 和楊學古先生東閣趺坐韻四首 其四 》 —— [ 明 ] 李東陽
- 《 邢遜之先生輓詩 》 —— [ 明 ] 李東陽
- 《 次韻體齋病起見寄二首 其一 》 —— [ 明 ] 李東陽
- 《 贈彭民望三首 其一 》 —— [ 明 ] 李東陽
- 《 牡丹孔雀圖為瓊山岑生作 》 —— [ 明 ] 李東陽
- 《 蔣御醫黃頭月桂圖 》 —— [ 明 ] 李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