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欲登惠山時煙雨空濛衆有難色餘獨奮往
惠山怪我昨徑去,歸來欲登卻作雨。
溼雲隔眼失高翠,掉頭不顧真巢父。
願治笠屐往慰謝,衆慮沾濡吾莫沮。
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難當至耳。
呼童挈榼客乃從,一段奇蹤自伊始。
西湖山色奇空濛,當與此山移此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惠山:山名,位於今江蘇省無錫市。
- 空濛:形容煙雨朦朧的樣子。
- 巢父:古代傳說中的隱士,這裏指作者自己。
- 沾濡:被雨水打溼。
- 挈榼:攜帶酒器。
- 伊始:開始。
翻譯
惠山責怪我昨天徑直離去,歸來時想要登山卻下起了雨。 煙雨朦朧中高聳的山峯若隱若現,我決定不回頭,真像古代的隱士巢父。 我願意帶上斗笠和木屐去安慰山靈,儘管大家擔心被雨水打溼,但我不會沮喪。 我告訴他們惠山並不在天上,只要不畏艱難,就能到達。 我呼喚僕人攜帶酒器,客人們也跟隨我,這一段奇妙的旅程就此開始。 西湖的山色在煙雨中顯得格外奇幻,我願意將這番話也用來形容惠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雨中欲登惠山的決心和勇氣,通過對比衆人的猶豫和自己的堅定,展現了作者不畏艱難、嚮往自然的精神風貌。詩中「溼雲隔眼失高翠」一句,以煙雨朦朧的景象烘托出惠山的神祕與美麗,而「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難當至耳」則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決心和信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挑戰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