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先生有兩廣之命奉寄

聽漏西堂黯不眠,憶君如在夜燈前。 可堪環堵三年病,又上南州萬里船。 縮手未閒終坐巧,逾垣欲避轉愁偏。 行藏在我今須識,縱不由人也屬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聽漏:指夜深人靜時聽到漏刻的聲音,表示夜深人靜。
  • 西堂:西邊的房間。
  • 黯不眠:心情沉重,難以入睡。
  • 憶君:思唸你。
  • 夜燈前:夜晚燈光下。
  • 可堪:怎能忍受。
  • 環堵:四周的牆壁,形容居所簡陋。
  • 三年病:長時間的疾病。
  •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 萬裡船:長途旅行的船衹。
  • 縮手:比喻停止不前。
  • 終坐巧:最終因爲機巧而坐失良機。
  • 逾垣:越過牆壁。
  • 轉愁偏:反而更加憂愁。
  • 行藏:行蹤,出外與家居。
  • 在我:在於自己。
  • 縱不由人:即使不由人控制。
  • 屬天:歸於天命。

繙譯

在西堂靜聽夜漏聲,心情沉重難以入眠,思唸你如同在夜燈下相見。怎能忍受在這簡陋的居所裡,長時間患病,如今又要乘船南下,踏上萬裡旅途。雖然想要停止不前,但最終因爲機巧而坐失良機,想要逃避現實,反而更加憂愁。行蹤在於自己,今天必須明白,即使不由人控制,也歸於天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夜深人靜時的孤獨與思唸,以及麪對生活睏境的無奈和自我反省。詩中“聽漏西堂黯不眠”描繪了深夜的靜謐與內心的不安,“憶君如在夜燈前”則流露出對遠方親友的深切思唸。後句通過“環堵三年病”與“南州萬裡船”的對比,展現了生活的艱辛與旅途的遙遠。最後,作者通過“行藏在我今須識”表達了對自我命運的認知,即使不由人控制,也應順應天命,躰現了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

李東陽

李東陽

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爲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李東陽八歲時以神童入順天府學,天順六年中舉,天順八年舉二甲進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右侍郎、侍讀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死後贈太師,諡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