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奚元啓次韻

詩老龍門晝不關,東壇西社幾人還。 看君禿筆何曾住,笑我高眠盡日閒。 實怕行塵多似雨,更憐官馬瘦如山。 無因一見春風面,空把清詩對病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罈西社:指詩罈和文社,這裡泛指文學界。
  • 禿筆:指用禿了的筆,比喻勤奮寫作。
  • 高眠:指長時間的睡眠,這裡比喻閑適的生活。
  • 行塵:指路上的塵土,比喻繁忙的行程。
  • 官馬:指官府的馬匹,這裡可能指奚元啓的公務繁忙。
  • 瘦如山:形容馬匹瘦弱,也隱喻奚元啓的辛勞。
  • 春風麪:比喻美好的容顔或景象。

繙譯

詩罈老將在龍門,白日門戶不關閉, 東罈西社的文人,如今還有幾人歸? 看你那禿筆不停揮,笑我整日高枕無憂。 實在怕路上的塵土,多得像雨點般紛飛, 更憐惜那官府的馬匹,瘦弱得像山峰一樣。 無緣一見那春風般的美好容顔, 空對著清新的詩篇,對著我這病態的容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詩罈老將和自己的生活狀態的對比,展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詩中“詩老龍門晝不關”描繪了詩罈老將的勤奮和開放,而“笑我高眠盡日閑”則自嘲自己的閑適。後兩句通過對“行塵”和“官馬”的描寫,隱喻了奚元啓的繁忙和辛勞。結尾的“無因一見春風麪,空把清詩對病顔”則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對現狀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李東陽

李東陽

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爲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李東陽八歲時以神童入順天府學,天順六年中舉,天順八年舉二甲進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右侍郎、侍讀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死後贈太師,諡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