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雜詠同區季譽

官衢細柳曲沿堤,曉起衝寒一徑迷。 古木斷橋頻駭馬,疏星茆店忽聞雞。 哨林獵火時時出,腰箭行人隊隊齊。 同是五陵遊俠地,王孫歸思草萋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官衢(guān qú):官道,官方脩建的道路。
  • 細柳:細長的柳枝。
  • 曲沿堤:曲折地沿著堤岸。
  • 沖寒:冒著寒冷。
  • 一逕迷:一條小路顯得迷茫不清。
  • 古木斷橋:古老的樹木和斷裂的橋梁。
  • 頻駭馬:頻繁地使馬受驚。
  • 疏星茆店:稀疏的星星和茅草搭建的客棧。
  • 忽聞雞:突然聽到雞叫聲。
  • 哨林:設哨的樹林。
  • 獵火:打獵時點燃的火。
  • 腰箭:腰間掛著的箭。
  • 隊隊齊:隊伍整齊。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這裡泛指帝王的陵墓區。
  • 遊俠地:遊俠出沒的地方。
  • 王孫:貴族子弟。
  • 歸思:歸鄕的思緒。
  • 草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繙譯

沿著官道,細長的柳枝曲折地垂掛在堤岸邊,清晨起來,我冒著寒冷,沿著一條迷茫的小路前行。古老的樹木和斷裂的橋梁常常讓馬兒受驚,稀疏的星星下,茅草搭建的客棧裡突然傳來雞鳴。設哨的樹林中,獵人們不時點燃火把,腰間掛著箭的行人隊伍整齊地前進。這裡是昔日遊俠出沒的地方,貴族子弟的歸鄕思緒如同茂盛的草木一般縈繞心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清晨旅途中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官道、柳枝、古木、斷橋等自然元素,以及獵火、腰箭等人物活動,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自然的壯美。詩中“頻駭馬”、“忽聞雞”等生動細節,增強了畫麪的動態感。結尾的“王孫歸思草萋萋”則抒發了對故鄕的深切思唸,使得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