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劉近城攜酒湖上

· 李贄
舉網澄潭下,憑闌看得魚。 誰將從事酒,一問子云廬。 水白沙鷗淨,天空木葉疏。 中秋今夜月,爾我獨躊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澄潭:清澈的水潭。(「澄」,讀音:「chéng」)
  • 憑闌:靠着欄杆。(「闌」,讀音:「lán」)
  • 從事:泛指一般屬官。這裏指帶着酒來的劉近城。
  • 子云廬:揚雄(字子云)的居所。這裏借指作者自己的住處。

翻譯

在清澈的水潭邊撒下漁網,靠着欄杆能看到捕獲的魚。是誰帶着酒前來呢,到我的住處問一問便知。水色清澈,沙鷗潔淨,天空高遠,樹葉稀疏。中秋之夜的這輪明月,你我在此獨自徘徊思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夜作者與劉近城在湖上的情景。首聯通過「舉網澄潭下,憑闌看得魚」的描寫,展現出一種閒適的漁家生活場景。頷聯「誰將從事酒,一問子云廬」,點明瞭劉近城攜酒而來的事情。頸聯「水白沙鷗淨,天空木葉疏」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周圍環境的清幽與寧靜,水的清澈、沙鷗的潔淨、天空的遼闊以及樹葉的稀疏,構成了一幅淡雅的秋景圖。尾聯「中秋今夜月,爾我獨躊躇」,則在中秋明月的背景下,表達出作者和劉近城獨自徘徊時的思索之情,給人一種悠遠的意境。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思考。

李贄

李贄

明福建晉江人,字卓吾,原名載贄,號卓吾,又號篤吾,別號温陵居士。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不應會試。歷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爲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爲是非,譏刺時之講周、程、張、朱者,謂皆口談道德,心存髙官,志在鉅富,品格反不如市井小夫。晚年往來南北兩京、濟寧等地。爲給事中張問達所劾,以「離經叛道」、「勾引士人婦女,到菴裏聽講」爲罪狀,甚至捏造「與妓女白晝同浴」等無稽之談,下獄,自刎死。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