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權載之離合詩

少年慕時彥,小悟文多變。 木鐸比羣英,八方流德聲。 雷陳美交契,雨雪音塵繼。 恩顧各飛翔,因詩睹瑰麗。 傅野絕遺賢,人希有盛遷。 早欽風與雅,日詠贈酬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木鐸(mù duó):古代用於宣講的木製響器,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 雷陳:雷鳴和陳設,比喻聲勢浩大。
  • 傅野:指古代賢人傅說,傳說他曾在野外被發現,後成爲商朝的賢相。
  • 人希:人稀少,指人才難得。

翻譯

少年時期仰慕時代的傑出人物,略微領悟到文學的多變。 像木鐸一樣聚集衆多英才,他們的德行聲名傳遍八方。 雷鳴般的聲勢和陳設般的壯麗,雨雪中的音信和塵世的繼往開來。 恩顧之下各自飛翔,通過詩歌欣賞到瑰麗的景象。 傅說那樣的賢人在世間絕跡,人才難得有如此盛大的變遷。 早早欽佩風雅之士,每日吟詠贈答的篇章。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英才的仰慕和對文學多樣性的領悟。詩中通過「木鐸比羣英」和「八方流德聲」描繪了英才們的聚集和他們的聲名遠播。後文通過「雷陳美交契」和「恩顧各飛翔」展現了詩人對這些英才的讚美和嚮往。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古代賢人的懷念和對當代人才的珍視,以及對風雅文學的深深欽佩。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時代和文學的深刻思考。

武少儀

生卒年不詳。排行十二,與武元衡同宗,疑爲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代宗大曆二年(767)登進士第,累官至衛尉少卿、國子司業。德宗貞元十八年(802)上巳日,宴儒官三十六人於祭酒之堂,命韓愈撰《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貞元末宦官捕太學生何竦、曹壽,少儀上《請明示何竦曹壽罪狀奏》以示抗議,使何、曹獲釋。憲宗元和八年(813)任大理卿,其後事蹟不詳。事蹟散見《舊唐書》之《德宗紀》、《於頔傳》,《新唐書·宦者傳》,《寶刻叢編》卷七。《全唐詩》存詩2首。 ► 2篇诗文

武少儀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