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盧虔端公守復州

· 孟郊
師曠聽羣木,自然識孤桐。 正聲逢知音,願出大樸中。 知音不韻俗,獨立佔古風。 忽掛觸邪冠,逮逐南飛鴻。 肅肅太守章,明明華轂熊。 商山無平路,楚水有驚潨。 日月千里外,光陰難載同。 新愁徒自積,良會何由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師曠:古代著名的音樂家,善於辨音。
  • 孤桐:指孤立的桐樹,比喻高潔的人或物。
  • 正聲:純正的音樂,這裏指高雅的詩歌或音樂。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這裏指懂得欣賞高雅藝術的人。
  • 大樸:原始的、未經雕琢的美好狀態。
  • 韻俗:與世俗相合。
  • 觸邪冠:古代官員的帽子,這裏指官員的職位。
  • 逮逐:追趕。
  • 南飛鴻:指南飛的雁,比喻遠行的人。
  • 太守章:太守的印章,代表太守的權威。
  • 華轂熊:華麗的車輛和熊皮,代表高貴的地位。
  • 商山:山名,這裏指道路艱險。
  • 楚水:水名,這裏指水流湍急。
  • 驚潨:(潨:cóng)急流。
  • 光陰:時間。
  • 載同:共同經歷。
  • 新愁:新的憂愁。
  • 良會:美好的相聚。

翻譯

師曠能聽出羣木中的孤桐之音,自然能辨識出獨特的高潔之物。 高雅的音樂正等待知音的賞識,願從原始的美好中涌現出來。 真正的知音不會隨波逐流,獨立地保持着古風。 忽然間掛起了官員的帽子,隨即追趕着南飛的雁羣。 太守的印章莊嚴而顯赫,華麗的車輛和熊皮彰顯高貴。 商山之路崎嶇不平,楚水之中急流洶涌。 日月雖遠在千里之外,但光陰流轉卻難以共同經歷。 新的憂愁徒然積累,美好的相聚又怎能通達。

賞析

這首詩是孟郊送別盧虔赴任復州的作品,通過師曠聽木、孤桐、正聲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質和知音難尋的感慨。詩中「知音不韻俗,獨立佔古風」展現了詩人堅守古風、不隨流俗的品格。後文通過「觸邪冠」、「南飛鴻」等形象,隱喻了盧虔的官職變動和離別之情。結尾的「新愁徒自積,良會何由通」則抒發了詩人對友人離別後的思念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俗的不妥協態度。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

孟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