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里中秋懷寄高員外
原憲素非貧,嵇康自寡慾。
守道識通窮,達命齊榮辱。
庭梧變蔥茜,籬菊揚芳馥。
墜葉翻夕霜,高堂瞬華燭。
況茲寒夜永,復嘆流年促。
感物思殷勤,懷賢心躑躅。
雄詞封禪草,麗句陽春曲。
高德十年兄,異才千里足。
咫尺邈雪霜,相望如瓊玉。
欲識歲寒心,鬆筠更秋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原憲:原憲(約前515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國商丘人。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 嵇康: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 守道:堅守道德原則。
- 達命:通達命運,理解生命的真諦。
- 榮辱:榮耀與恥辱。
- 蔥茜:形容植物茂盛、青翠。
- 芳馥:芳香。
- 躑躅:徘徊不前。
- 封禪: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通常在泰山舉行。
- 陽春曲:指高雅的詩歌。
- 高德:高尚的品德。
- 異才:非凡的才能。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瓊玉:美玉,比喻美好。
- 歲寒心:比喻在困難時期堅守的決心和品質。
- 鬆筠:松樹和竹子,常用來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翻譯
原憲本非真正貧困,嵇康自知慾望不多。堅守道德,理解窮通,對命運的榮辱看得通透。庭院中的梧桐變得茂盛青翠,籬笆旁的菊花散發着芳香。落葉在夜晚的霜中翻飛,高堂中燭光閃爍。在這漫長的寒夜,又感嘆時光匆匆。對萬物感慨深切,懷念賢人,心中徘徊。雄辯的言辭如同封禪的草書,美麗的詩句如同陽春白雪。高尚的品德如同十年兄長,非凡的才能足以馳騁千里。雖然距離近如咫尺,卻感覺像隔着雪霜,相望如美玉般珍貴。想要了解在歲寒中堅守的心,就像松樹和竹子在秋天更加綠意盎然。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原憲和嵇康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對堅守道德和淡泊名利的嚮往。詩中描繪的庭院景色和寒夜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哀愁和對賢人的懷念。最後,詩人以鬆筠在秋天的綠意來比喻在困難中堅守的決心,展現了詩人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對高尚情操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武元衡
唐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祖籍幷州文水。字伯蒼。武載德曾孫,武平一孫,武則天曾姪孫。唐德宗建中四年(西元七八三年)登進士第。歴官監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唐憲宗元和二年(西元八〇七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戸部事。封臨淮郡公,旋出爲劍南西川節度使,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還朝秉政,力主削藩。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裴度用兵淮西討呉元濟,王承宗請赦元濟,元衡叱之。六月早朝,爲淄靑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殺害。元衡工五言詩,當世流傳,往往被於管絃。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張爲《詩人主客圖》奉爲「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爲「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臨漢隱居詩話》。有《武元衡集》十巻,己佚。《全唐詩》存詩二巻。《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二首。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