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滿禪師

· 李誦
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 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 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林:指佛陀涅槃之地,即拘屍那迦的娑羅雙樹。
  • 無法說:指佛陀在世時,有時表示某些真理難以用言語表達。
  • 疑情:指疑惑、不解的心情。
  • 智者:指有智慧的人。

翻譯

佛陀從王宮中誕生,在雙林之地涅槃。 在世四十九年,有時又說真理無法言傳。 山河、大海、天地、日月, 到了一定時刻都會歸於虛無,誰能說它們沒有生滅? 如果連這樣的疑惑都無法解開, 那麼有智慧的人應該善於分辨真理。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探討了佛教中的生滅觀念。詩人以佛陀的生平爲例,指出即使是偉大的佛陀也有生有滅,進而引申到世間萬物,包括自然界中的山河、大海、天地、日月,都不可避免地經歷生滅。最後,詩人提出,面對這樣的宇宙真理,有智慧的人應該能夠正確理解和分辨,不應被疑惑所困。整首詩表達了對生命和宇宙本質的深刻思考,體現了佛教哲學的智慧。

李誦

即李誦。唐朝皇帝。德宗長子。德宗建中元年立爲太子。貞元二十年,病風且喑。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任用王叔文等,革新政治,罷官市,出宮女及教坊女樂九百人。因久疾不愈,在位八月,爲宦官俱文珍等所迫,傳位太子,自稱太上皇。次年卒,諡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 ► 2篇诗文

李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