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聞駕幸長安二首

傳聞聖旨向秦京,誰念羈囚滯洛城。 扈從由來是方朔,爲申冤氣在長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聖旨:皇帝的命令。
  • 秦京:指長安,因長安古屬秦地。
  • 羈囚:被拘禁的囚犯。
  • 洛城:洛陽,唐代東都。
  • 扈從:隨從皇帝出行。
  • 方朔:指東方朔,漢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滑稽家,此処可能比喻作者自己。
  • 申冤:申訴冤屈。
  • 長平:古地名,此処可能指代冤屈之地或申冤的場所。

繙譯

聽說皇帝的命令指曏長安, 誰會關心那些被囚禁在洛陽的犯人呢? 隨從皇帝出行的人曏來是像東方朔那樣的人物, 而我,是爲了在這裡申訴我的冤屈。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沈佺期在獄中對皇帝的期望和對自身処境的無奈。詩中,“傳聞聖旨曏秦京”一句,既顯示了皇帝的權威,也暗示了作者對皇帝的期待。而“誰唸羈囚滯洛城”則流露出作者對自己被囚禁的無奈和對他人關注的渴望。後兩句通過對比“扈從”與“方朔”,以及“申冤氣在長平”,表達了作者希望得到皇帝關注和申冤的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作者在睏境中的堅靭和不屈。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沈宋”。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爲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