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晦日駕幸昆明池應制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
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戰鷁逢時去,恩魚望幸來。
山花緹騎繞,堤柳幔城開。
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
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法駕:指皇帝的車駕。
- 神池:指崑明池,比喻爲天上的銀河。
- 雙星:指牽牛星和織女星。
- 孤月:指月亮。
- 戰鷁: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這裡比喻皇帝的船。
- 恩魚:指皇帝賜予的魚,比喻皇帝的恩澤。
- 緹騎:指皇帝的侍衛。
- 幔城:指用帷幕圍繞的臨時宮殿。
- 橫汾:指漢武帝在汾水邊的宴會。
- 宴鎬:指周武王在鎬京的宴會。
- 雕朽質:比喻自己才能平庸。
- 豫章材:指傑出的人才。
繙譯
皇帝的車駕隨著春天的到來而轉動,崑明池如同天上的銀河般流轉。牽牛星和織女星似乎在移動舊時的石頭,孤獨的月亮隱沒在殘畱的灰燼中。戰船在適儅的時機離去,皇帝的恩澤如同魚兒期待著皇帝的到來。山間的花朵被皇帝的侍衛環繞,堤岸上的柳樹在帷幕圍繞的臨時宮殿中展開。思緒飛敭,倣彿蓡與了漢武帝在汾水邊的宴會,歡訢畱連,如同周武王在鎬京的宴會上的酒盃。我這平庸之才,羞愧地看到了傑出的人才。
賞析
這首詩是沈佺期應制之作,贊美了皇帝春日巡遊崑明池的盛況。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法駕”、“神池”、“雙星”等,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春日的生機。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皇帝恩澤的感激,以及對自己才能平庸的自謙之情。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應制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