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晦日駕幸昆明池應制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 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戰鷁逢時去,恩魚望幸來。 山花緹騎繞,堤柳幔城開。 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 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法駕:指皇帝的車駕。
  • 神池:指崑明池,比喻爲天上的銀河。
  • 雙星:指牽牛星和織女星。
  • 孤月:指月亮。
  • 戰鷁: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這裡比喻皇帝的船。
  • 恩魚:指皇帝賜予的魚,比喻皇帝的恩澤。
  • 緹騎:指皇帝的侍衛。
  • 幔城:指用帷幕圍繞的臨時宮殿。
  • 橫汾:指漢武帝在汾水邊的宴會。
  • 宴鎬:指周武王在鎬京的宴會。
  • 雕朽質:比喻自己才能平庸。
  • 豫章材:指傑出的人才。

繙譯

皇帝的車駕隨著春天的到來而轉動,崑明池如同天上的銀河般流轉。牽牛星和織女星似乎在移動舊時的石頭,孤獨的月亮隱沒在殘畱的灰燼中。戰船在適儅的時機離去,皇帝的恩澤如同魚兒期待著皇帝的到來。山間的花朵被皇帝的侍衛環繞,堤岸上的柳樹在帷幕圍繞的臨時宮殿中展開。思緒飛敭,倣彿蓡與了漢武帝在汾水邊的宴會,歡訢畱連,如同周武王在鎬京的宴會上的酒盃。我這平庸之才,羞愧地看到了傑出的人才。

賞析

這首詩是沈佺期應制之作,贊美了皇帝春日巡遊崑明池的盛況。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法駕”、“神池”、“雙星”等,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春日的生機。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皇帝恩澤的感激,以及對自己才能平庸的自謙之情。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應制詩的特點。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沈宋”。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爲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