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吹曲辭驄馬

浮雲何權奇,絕足勢未知。 長嘶青海風,躞蹀振雲絲。 由來渥窪種,本是蒼龍兒。 穆滿不再活,無人昆閬騎。 君識躍嶠怯,寧勞耀金羈。 青芻與白水,空笑駑駘肥。 伯樂儻一見,應驚耳長垂。 當思八荒外,逐日向瑤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權奇:高超,非凡。
  • 絕足:指千裡馬。
  • 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的樣子。
  • 渥窪:古代傳說中的地名,出産良馬。
  • 蒼龍兒:指年輕的龍,比喻英俊少年或傑出的才俊。
  • 穆滿:指周穆王,傳說中曾駕馭八駿遊崑侖。
  • 崑閬(láng):指崑侖山和閬苑,傳說中的仙境。
  • 躍嶠(qiáo):指跳躍山嶺,形容馬的矯健。
  • 耀金羈:指裝飾華麗的馬籠頭。
  • 駑駘(nú tái):劣馬。
  • 伯樂: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
  • 八荒:指極遠的地方。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所居之地,泛指仙境。

繙譯

浮雲多麽高超非凡,千裡馬的氣勢無人知曉。 長嘶在青海的風中,小步行走震動著雲絲。 它本來自渥窪之地,是年輕的蒼龍之子。 周穆王已不再活著,無人能騎它遊崑侖仙境。 你若識得它跳躍山嶺的膽怯,又何必炫耀金色的馬籠頭。 青草和清水,衹會嘲笑劣馬的肥胖。 如果伯樂一見到它,必定驚訝它的耳朵長垂。 應儅想到在八荒之外,追逐太陽曏著瑤池前進。

賞析

這首作品以驄馬爲題材,通過對馬的描繪,展現了其非凡的氣質和潛力。詩中“浮雲何權奇”一句,即以浮雲喻馬,形容其高超非凡。後文通過對馬的出身、動作的描寫,進一步突出了其不凡。詩末提到伯樂,暗示了這匹馬的非凡之処需要有識之士才能發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英才未被賞識的惋惜之情。

李羣玉

李羣玉

李羣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蹟「水竹居」,舊志記爲「李羣玉讀書處」。李羣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羣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於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羣玉小傳》載,早年杜牧遊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並作詩《送李羣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後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羣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迴歸故里,死後追賜進士及第。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李羣玉一生交遊廣,足跡遍及河南、河北、陝西、大江南北。李羣玉著有詩前集三卷,後集五卷。《全唐詩》錄他的詩二百六十三首。他是晚唐重要詩人,與齊己、胡曾被列爲唐代湖南三詩人。唐末周樸《吊李羣玉》詩讚道:「羣玉詩名冠李唐,投書換得校書郎。吟魂醉魄歸何處,空有幽蘭隔岸香。」他還是記載「長沙窯」的第一人。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