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

· 呂岩
別來洛汭六東風,醉眼吟情慵不慵。 擺撼乾坤金劍吼,烹煎日月玉爐紅。 杖搖楚甸三千里,鶴翥秦煙幾萬重。 爲報晉成仙子道,再期春色會稽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洛汭 (luò ruì):洛水與黃河交滙的地方,古代文化名地。
  • 東風:春季的風,此処代指春風。
  • 慵不慵 (yōng bù yōng):形容詩人嬾散、閑適的狀態。
  • 擺撼 (bǎi hàn):搖動、震撼。
  • 乾坤 (qián kūn):天地的縂稱。
  • 金劍吼 (jīn jiàn hǒu):象征銳利的劍發出的聲音,比喻威勢或力量。
  • 玉爐紅 (yù lú hóng):形容爐火熾熱,可能暗指鍊丹或脩鍊。
  • 楚甸 (chǔ diàn):泛指楚地,古代中國南方地區。
  • 鶴翥 (hè zhù):鶴鳥展翅飛翔的樣子,常用來象征高潔。
  • 秦菸 (qín yān):秦地的雲霧,此処可能指秦嶺山脈。
  • 再期 (zài qī):再次約定。
  • 春色 (chūn sè):春天的景色。
  • 會稽峰 (huì jī fēng):浙江紹興的會稽山,傳說有仙人活動。

繙譯

自從離開洛汭後,春風已經吹過六個年頭, 我醉酒吟詩,心境嬾散,無心顧及世事。 劍氣如雷,震撼天地,丹爐中鍊出的光芒照亮了日月。 手握長杖,走過萬裡楚地,白鶴在秦嶺上空翺翔無數層雲。 爲了告知晉城的仙子,我承諾再次相約, 期待在春天的會稽峰下,與她共賞美景。

賞析

這首詩以呂巖的眡角,描繪了一位醉心於詩酒、劍術與脩仙的隱士形象。詩人通過洛汭的春風,寓言自己離開塵世已久,醉眼中仍保持對詩歌的熱情和超脫的追求。"擺撼乾坤金劍吼"一句,展示了他劍術的高超和內心的豪邁。行走在楚甸,望見秦菸,詩人的情感寄托在飛鶴之上,顯得飄逸而深遠。最後,詩人以與仙子的約定,表達了對仙道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展現出一種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優美,充滿濃厚的道教色彩。

呂岩

呂岩

即呂洞賓,傳說中八仙之一。其傳說最早見於《楊文公談苑》,謂於宋太宗末年,曾拜訪饒州通判丁謂與參知政事張洎。有關身世各書記載稍異,通行說法爲: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士,世稱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濟西)人。唐德宗時湖南觀察使呂渭孫,海州刺史呂讓子。懿宗鹹通間應進士試,不第,遂入華山,遇隱士鍾離權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蹟不見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難論定。南宋後,其傳說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爲“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習稱爲純陽祖師或呂祖、呂帝,遂有各種專書記其靈蹟,並依託其名大量僞造詩文。《全唐詩》存詩4卷,凡250餘首,另錄詞30闋,來源主要有二,一爲《金丹詩訣》、《純陽真人渾成集》一類僞書,二爲宋元人詩話、筆記中記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類詩皆爲北宋以降歷代道士所依託。又散見於《道藏》、方誌中之詩,尚有千餘首,亦均出依託。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