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箏

· 康海
寶靨西鄰女,鳴箏傍玉臺。 秋風孤鶴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驚引,行雲欲下來。 不知弦上曲,清切爲誰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寶靨(yè):美麗的面容。
  • 鳴箏:彈奏古箏。
  • 玉臺:指華美的平臺或座位。
  • 孤鶴唳(lì):孤獨的鶴鳴叫。
  • 百泉洄(huí):衆多泉水迴旋流動。
  • 驚引:因驚訝而引頸觀看。
  • 行雲:飄動的雲彩。
  • 清切:清脆而真切。

翻譯

西鄰的美麗女子,在玉臺旁彈奏着古箏。 秋風中傳來孤獨鶴的鳴叫,落日照耀下百泉迴旋流動。 座中的客人都因驚訝而引頸觀看,飄動的雲彩似乎也想要降落下來。 不知那弦上的曲調,清脆真切地是在爲誰哀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通過「寶靨西鄰女」彈奏古箏的情景,引出了秋風、孤鶴、落日、百泉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幽遠而略帶哀愁的氛圍。詩中「座客皆驚引,行雲欲下來」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形容箏聲之美,足以令行雲駐足,客人驚歎。結尾「不知弦上曲,清切爲誰哀」則含蓄地表達了曲中的哀愁,引人深思,增添了詩的韻味。

康海

明陝西武功人,字德涵,號對山、滸西山人、沜東漁父。弘治十五年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與李夢陽等提倡文學復古,爲前七子之一。尤工散曲,與王九思並稱大家。正德間,因救李夢陽,往見太監劉瑾,夢陽因此得免。瑾敗,竟坐其黨落職。有《對山集》、《沜東樂府》、《中山狼》。 ► 2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