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魚梁

· 康海
直西湋川水,水暖有魚遊。 僮僕值農隙,揭樑湋川頭。 壓石作深溜,刺目避湔流。 欲辭餌鉤急,反爲曲薄留。 願爲樑上死,不作餌中收。 樑上死何惜,所畏餌中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湋川:河流名,具體位置不詳。
  • 僮僕:僕人。
  • 揭梁:此處指在河流上搭建的捕魚設施。
  • 深溜:深水急流。
  • 刺目:此處指魚兒爲了躲避漁網而急忙遊動,形容其動作迅速。
  • 湔流:急流。
  • 曲薄:彎曲的薄片,此處指捕魚用的工具。
  • 餌鉤:帶有誘餌的魚鉤。
  • 樑上:指在捕魚設施上。
  • 餌中羞:指被誘餌捕獲的羞辱。

翻譯

直向西流的湋川水,水溫暖時魚兒遊。 僕人在農閒時,搭建捕魚設施在湋川頭。 壓石形成深水急流,魚兒急忙躲避急流。 想要逃離餌鉤的急迫,反而被彎曲的捕魚工具留住。 寧願在捕魚設施上死去,也不願被誘餌捕獲。 在捕魚設施上死去有何可惜,所畏懼的是被誘餌捕獲的羞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湋川中的魚兒與捕魚人的互動,表達了魚兒寧願選擇自由死亡也不願被捕獲的決心。詩中「願爲樑上死,不作餌中收」一句,深刻反映了魚兒對自由的渴望和對被捕的恐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魚兒命運的描繪,隱喻了人類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束縛的反抗。

康海

明陝西武功人,字德涵,號對山、滸西山人、沜東漁父。弘治十五年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與李夢陽等提倡文學復古,爲前七子之一。尤工散曲,與王九思並稱大家。正德間,因救李夢陽,往見太監劉瑾,夢陽因此得免。瑾敗,竟坐其黨落職。有《對山集》、《沜東樂府》、《中山狼》。 ► 2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