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雜詠三首
客寢不能寐,舊慮雜新思。
申旦雞初鳴,呼童理裳衣。
初日照疏牖,倉皇臨路歧。
風塵塞四野,車馬若雲馳。
去者未雲息,來者復如斯。
鼎鼎百年內,形神空爾疲。
顧彼蓬蒿士,旦暮偃荊扉。
蒸藜以爲食,編麻以爲衣。
不知有朝市,豈復辨雄雌。
芳餌非所羨,網羅安得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申旦:直到天亮。
- 疏牖:窗戶。
- 倉皇:匆忙慌張。
- 鼎鼎:形容時間過得快。
- 蓬蒿士:指隱居的人。
- 蒸藜:蒸煮野菜。
- 編麻:編織麻布。
- 朝市:朝廷和市集,指世俗之事。
- 雄雌:比喻勝負、高低。
- 芳餌:誘人的利益。
- 網羅:比喻陷阱或困難。
翻譯
在客舍中難以入睡,舊日的憂慮與新的思緒交織。直到雞鳴天亮,我叫醒僕人整理衣裳。初升的太陽照在稀疏的窗戶上,我匆忙地來到岔路口。四周被風塵填滿,車馬如雲般疾馳。離去的人還未停歇,新來的人又如此匆忙。在這短暫的百年中,身心都感到疲憊。看看那些隱居的人,他們早晚都閉門不出。他們以蒸煮的野菜爲食,編織的麻布爲衣。他們不知道世俗之事,也不會去分辨高低勝負。他們不羨慕誘人的利益,自然也不會落入陷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紛繁世事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對比奔波忙碌的世俗生活與寧靜自足的隱居生活,突出了隱逸生活的恬淡與自由。作者通過對「蓬蒿士」生活的描繪,展現了他們超脫世俗、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對名利的淡泊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紛擾世界的疏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