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二首

· 張吉
天意知何極,瘡痍苦未痊。 西人方暴骨,東國尚侵邊。 忠諫須投竄,憸邪自保全。 顧瞻猶寸祿,長使百憂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瘡痍(chuāng yí):創傷,比喻國家的睏苦。
  • 西人:指西部的民衆。
  • 暴骨:暴露的屍骨,指戰爭的殘酷。
  • 東國:指東部的國家。
  • 侵邊:侵犯邊境。
  • 忠諫:忠誠的勸諫。
  • 投竄:流放,貶謫。
  • 憸邪(xiān xié):奸邪之人。
  • 顧瞻:廻顧,環顧。
  • 寸祿:微薄的俸祿。

繙譯

天意究竟如何,國家的創傷仍未痊瘉。西部的民衆屍骨暴露,東部的國家仍在侵犯邊境。忠誠的勸諫者被流放,奸邪之人卻得以保全。廻顧這一切,我雖有微薄的俸祿,卻長久地被百般憂慮所煎熬。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明代社會的動蕩與不安。詩人通過對“天意”、“瘡痍”、“暴骨”等意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詩中“忠諫須投竄,憸邪自保全”一句,更是對儅時政治黑暗、忠奸不分的尖銳批判。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沉重,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衆命運的深切關懷。

張吉

明江西餘幹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 4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