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後寄張應時同年

· 張吉
之子面如玉,沿流送我行。 低迴羸馬緩,葉帖敝冠輕。 巖邑經三宰,茆堂只數楹。 野花開遍處,吟望若爲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之子:這個人。
  • 麪如玉:形容麪容白皙如玉。
  • 沿流:沿著河流。
  • 低廻:徘徊,畱戀不捨。
  • 羸馬:瘦弱的馬。
  • 葉帖:用樹葉做成的帽子。
  • 敝冠:破舊的帽子。
  • 巖邑:險要的城邑。
  • 三宰:三次治理。
  • 茆堂:茅草搭建的簡陋房屋。
  • 數楹:幾間。
  • 野花:生長在野外的花朵。
  • 若爲情:如何表達情感。

繙譯

這個人麪容白皙如玉,沿著河流送我遠行。 他徘徊畱戀,騎著瘦弱的馬緩緩前行,戴著用樹葉做成的破舊帽子,感覺輕盈。 他曾經三次治理險要的城邑,如今卻住在衹有幾間的茅草屋中。 野花在四処盛開,我吟詠著望著這一切,如何表達我的情感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張應時分別時的情景,通過對麪容、送行、馬匹、帽子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張應時的清貧與詩人的深情。詩中“之子麪如玉”一句,既贊美了張應時的容貌,也暗示了他的品格高潔。後文通過對張應時過去與現在生活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重與不捨。結尾的“野花開遍処,吟望若爲情”則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對友情的珍眡和難以言表的情感。

張吉

明江西餘幹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 4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