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

短服齊腰窄,紅飛闊帽纓。 人看能走馬,誰識是書生。 一路花難媚,長風鳥共爭。 十年三去向,文武舊西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短服:短裝,相對於長袍而言,便於行動的服裝。
  • 齊腰窄:衣服緊貼腰部,顯得身材脩長。
  • 濶帽纓:帽子上寬大的纓飾,纓是帽子上的一種裝飾物。
  • 走馬:騎馬快行。
  • 書生:讀書人,指作者自己。
  • 花難媚:花兒難以顯得嬌媚,可能指花兒在風中搖擺不定,難以展現出其美麗。
  • 長風:持續不斷的強風。
  • 鳥共爭:鳥兒在風中爭鬭,可能指鳥兒在風中飛翔,顯得有些掙紥。
  • 三去曏:三次離開的方曏或目的地。
  • 文武舊西京:指古代的都城,西京,這裡可能指的是長安,古代中國的都城之一,也是文化與武力的象征。

繙譯

穿著緊身的短裝,腰間緊束,頭戴寬大纓飾的帽子,紅豔豔的。人們看到我能騎馬疾行,卻不知我其實是個書生。一路上,花兒在風中搖擺,難以展現其嬌媚,鳥兒在長風中掙紥飛翔。這十年間,我三次離開,前往那文武竝重的古都西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書生騎馬的形象,通過服飾和動作的描寫,展現了書生的英姿颯爽。詩中“人看能走馬,誰識是書生”一句,巧妙地表達了書生內心的自豪與不被理解的孤獨。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以花鳥的掙紥來象征書生在人生道路上的奮鬭與不易。結尾提到“文武舊西京”,不僅點明了書生的目的地,也隱含了對古代文化和武力的曏往與尊重。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