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啣 (xián):含著,此処指陽光透過柳枝。
- 主人:指詩人自己。
- 瀟灑:自然大方,不拘束。
- 灘頭:河灘邊。
- 釣石:釣魚時坐的石頭。
- 鷗 (ōu):一種水鳥。
繙譯
陽光透過稀疏的柳枝,灑在谿水上,形成斑駁的光影。鞦天的山色映入小樓,景色宜人。有誰陪伴著這位自在的主人,一同在河灘邊的石頭上釣魚,旁邊還有悠閑的鷗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的鞦日江邊景象。通過“半谿晴日啣疏柳”和“無數鞦山入小樓”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甯靜。後兩句“誰伴主人一瀟灑,灘頭釣石石頭鷗”則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與自然和諧共処的悠閑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

戚繼光
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 。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爲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 247篇诗文